肠结核怎么检查出来

王超 主任医师

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  感染内科

肠结核可通过结核菌素试验、影像学检查、内镜检查、病理活检、实验室检测等方式确诊,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、免疫力低下、肠道局部损伤、接触传染源、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。

1、结核菌素试验:

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是筛查结核感染的常用方法,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观察局部反应。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结核感染,但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假阳性。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肠结核,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假阴性。

2、影像学检查:

腹部CT或X线造影能显示肠道病变特征,典型表现包括回盲部肠壁增厚、肠腔狭窄、淋巴结钙化。CT可评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腹腔积液情况。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发现合并的肺结核病灶,约30%肠结核患者伴有肺部活动性结核。

3、内镜检查:

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回盲部及结肠黏膜病变,典型特征为环形溃疡、假息肉形成、黏膜充血水肿。内镜下活检可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,提高诊断准确性。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,避免食物残渣影响观察效果。

4、病理活检:

内镜或手术获取的肠道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金标准,特征性表现为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。抗酸染色可能检出结核分枝杆菌,但阳性率仅20%-30%。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技术可提高病原体检出率,尤其适用于细菌培养阴性的病例。

5、实验室检测:

血液检查可见血沉增快、C反应蛋白升高。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如T-SPOT.TB特异性较高。粪便结核菌培养耗时较长但特异性强,阳性结果可确诊。血清学抗体检测因假阳性率高已不推荐常规使用。

确诊肠结核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多项检查结果,建议在消化内科或感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系统评估。日常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,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,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。活动期患者应隔离治疗,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筛查。规范抗结核治疗6-9个月可有效控制病情,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