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
牙龈囊肿通常不会自行消失,可能由牙周感染、牙齿发育异常、外伤刺激、慢性炎症或囊肿类型等因素引起,需通过药物引流、手术切除、根管治疗、激光治疗或定期观察等方式干预。
牙菌斑堆积导致牙龈脓肿形成,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。需进行专业牙周清洁,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。若形成脓液需切开引流,避免感染扩散至颌骨。
牙源性角化囊肿多与牙齿发育异常有关,囊肿壁含角化上皮。需拍摄CBCT明确范围,采用刮治术或颌骨部分切除术治疗,术后病理检查排除肿瘤性病变。
机械性损伤可能导致牙龈血肿机化形成囊肿。早期冷敷减少出血,若持续增大需手术摘除囊壁,同时处理受损牙体组织避免继发感染。
长期根尖周炎可发展成根尖囊肿,伴随患牙叩痛。需行根管治疗消除感染源,较大囊肿需配合根尖切除术,必要时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。
萌出性囊肿常见于儿童替牙期,表现为蓝紫色包块。多数可随牙齿萌出自行消退,若影响恒牙发育需手术去除覆盖的牙龈组织。
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巴氏刷牙法,避免过硬食物刺激囊肿区域。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,对于直径超过1cm或持续增长的囊肿应及时干预。术后建议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,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创口出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