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
足跟痛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日常护理和适当的医疗干预得到缓解。常见原因包括足底筋膜炎、跟腱炎、骨刺等,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制定。
足跟痛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,适当休息以减轻足部压力。选择合适的鞋子,鞋底应具有良好支撑性和缓冲性,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。日常可以进行足部拉伸运动,如用毛巾拉伸足底筋膜,有助于缓解疼痛。此外,热敷或冷敷也能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,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,冷敷则能减轻炎症反应。
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,如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,这类药物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。局部外用药物如扶他林软膏也能缓解疼痛。需要注意的是,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带来副作用,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。
物理治疗是缓解足跟痛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超声波治疗、冲击波治疗和电疗等。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炎症;冲击波治疗则通过高能量声波刺激组织修复,对顽固性足跟痛效果较好。物理治疗通常需要多次进行,患者应坚持治疗以获得最佳效果。
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足跟痛患者,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。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足底筋膜松解术、跟骨骨刺切除术等。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局部压迫或切除病变组织,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,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。
除了上述方法,中医治疗如针灸、推拿等也可尝试。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,缓解疼痛;推拿则通过手法按摩放松足部肌肉和筋膜。此外,夜间夹板固定有助于保持足底筋膜伸展,预防晨起疼痛加重。
足跟痛的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,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过度使用足部。饮食上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,适当进行游泳、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,有助于增强足部力量和灵活性。若疼痛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