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
退烧药物选择需根据发热原因和个体情况决定,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等。
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多数发热情况,尤其对胃肠道刺激较小,适合儿童及有胃部不适的成人。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,但需注意每日最大剂量限制。布洛芬具有抗炎、镇痛、解热三重作用,对于伴有明显肌肉酸痛或炎症反应的发热效果更佳,但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,有胃病史者慎用。
儿童发热建议使用滴剂或混悬剂剂型,需严格按体重计算给药量。孕妇应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,避免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。持续高热超过三天或伴有意识改变、皮疹等症状时,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
物理降温可作为药物辅助手段,用温水擦拭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。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水分摄入,选择米汤、藕粉等易消化流质饮食。发热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。室内保持22-24℃适宜温度,定时开窗通风换气。体温下降后仍要观察48小时,警惕病情反复或并发症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