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
支原体感染期间不建议怀孕,需在治愈后再考虑妊娠。支原体感染可能影响生殖健康,增加妊娠期并发症风险。
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,主要由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引起。感染后,患者可能出现尿道炎、宫颈炎等生殖系统炎症,严重时甚至导致不孕或流产。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感染可能导致输卵管炎症,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;二是妊娠期间免疫力下降,支原体感染可能加重,增加早产、胎膜早破等风险。
治疗支原体感染通常采用抗生素,如阿奇霉素、多西环素等。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,以免交叉感染或加重病情。治疗后需进行复查,确保病原体完全清除。若计划怀孕,建议在感染治愈后至少等待一个月,确保身体完全恢复。
日常生活中,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支原体感染的关键。避免不洁性行为,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定期进行妇科检查,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。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,增强免疫力。适当运动,如散步、瑜伽等,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,为怀孕创造良好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