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
短效避孕药可能推迟月经。这类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排卵,部分女性服药期间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变化。
短效避孕药主要含雌激素和孕激素,通过抑制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阻止卵泡发育。服药期间子宫内膜变薄,撤退性出血量常减少。规范的21天服药+7天停药方案下,多数女性停药2-5天内会出现撤退性出血,形成人工月经周期。
漏服药物可能导致激素水平波动,引发突破性出血或月经延迟。初次服药者需要3个月适应期,此期间周期不稳定属正常现象。持续服药情况下,部分女性会逐渐出现经量减少甚至暂时停经,这与子宫内膜持续受抑制有关。
若停药后超过7天仍无月经来潮,需排除妊娠可能。长期闭经可能与卵巢功能抑制过度有关,建议检测激素水平。服药期间出现严重头痛、视力模糊或下肢肿胀时,应立即停药就医排查血栓风险。
使用短效避孕药期间应每日固定时间服药,避免漏服。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,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有助于缓解药物副作用。出现月经紊乱时可记录基础体温和出血情况,就诊时提供详细数据便于医生评估。每年需进行妇科检查和肝肾功能检测,长期服药者建议每2-3年更换避孕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