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
胰腺囊肿在人群中较为常见,多数为良性病变,可能由慢性胰腺炎、胰管阻塞、先天发育异常、外伤或遗传因素引起。胰腺囊肿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随访观察、内镜引流、手术切除、药物治疗及饮食调整。
长期饮酒或胆道疾病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,引发胰腺组织损伤和囊肿形成。患者常伴有上腹疼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治疗需控制病因,如戒酒或处理胆道疾病,必要时使用胰酶替代药物缓解症状。
胰管结石或肿瘤压迫可导致胰液排出受阻,形成潴留性囊肿。伴随症状包括反复腹痛、脂肪泻等。内镜下取石或支架置入可解除梗阻,囊肿较大时需手术引流。
先天性胰管畸形如环形胰腺或分支胰管异常,易造成局部胰液积聚。这类囊肿多在儿童期发现,无症状者可观察,出现压迫症状需手术矫正。
腹部外伤或手术损伤胰腺组织后,可能形成假性囊肿。急性期需禁食和胃肠减压,3-6个月未吸收的囊肿需穿刺引流或内镜下治疗。
多囊性胰腺病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多发囊肿,常合并肝肾囊肿。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,以对症处理为主,严重者需多学科联合治疗。
胰腺囊肿患者日常需低脂饮食,避免暴饮暴食和酒精刺激。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助于预防胰腺功能不足导致的骨质疏松。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监测囊肿变化,出现持续腹痛、体重下降或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诊。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增强机体代谢能力,减少胰腺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