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内科
治疗便秘需结合饮食调整、生活习惯改善和必要时的医疗干预。多数功能性便秘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、多饮水和规律运动缓解。
每日摄入25-30克膳食纤维是关键,推荐食用燕麦、红薯、火龙果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。晨起空腹饮用300毫升温水可刺激肠蠕动,全天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。酸奶中的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,可适量补充。
建立固定排便时间,建议早餐后30分钟内如厕,采用蹲姿更符合生理排便体位。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腹肌力量。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,工作时每45分钟起身活动。
顽固性便秘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、肠梗阻等病理因素。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亲水胶体可安全使用,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适合短期应用。生物反馈治疗对盆底肌协调障碍者有效,严重结肠无力患者需考虑骶神经刺激术。
长期便秘患者应避免依赖刺激性泻药,可尝试腹部顺时针按摩配合中药敷脐。饮食中需控制精制米面摄入,增加菌藻类食物如海带、木耳。养成记录排便日记的习惯,若出现便血、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需及时就医。保持良好心态,精神紧张会加重便秘症状,冥想练习有助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