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
长期妇科炎症确实可能增加患癌风险,但并非所有炎症都会发展为癌症。慢性炎症持续刺激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生,尤其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的宫颈炎,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。
持续存在的妇科炎症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癌变。炎症微环境中活性氧自由基持续产生,可能造成DNA损伤;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-6、肿瘤坏死因子-α长期作用,会加速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。以慢性宫颈炎为例,高危型HPV感染若持续12个月以上,宫颈上皮细胞可能发生低级别到高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。
特定类型的妇科炎症需特别警惕。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可能增加输卵管卵巢癌风险;子宫内膜长期炎症状态与子宫内膜癌相关;外阴硬化性苔藓等慢性皮肤病变更易继发外阴鳞癌。这些病变通常伴随异常阴道出血、顽固性疼痛或肉眼可见的皮肤改变。
规范治疗现有炎症是预防关键。细菌性阴道病需足疗程使用甲硝唑;宫颈HPV感染需定期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;子宫内膜炎症建议采用宫腔镜下活检确诊。同时需控制血糖水平,糖尿病患者的妇科炎症更易迁延不愈。每年妇科体检应包含超声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。
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炎症状态。建议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,其含有的异硫氰酸盐具有抗炎特性;适量补充维生素D可调节免疫功能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或游泳,能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。注意避免频繁阴道冲洗,选择棉质透气内衣,性生活前后做好清洁。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月经间期出血应及时就医复查,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