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
胃癌扩散主要通过直接浸润、淋巴转移、血行转移、种植转移和神经侵犯五种途径,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肝脏、腹膜、肺部和骨骼等。
胃癌细胞向胃壁深层浸润可突破浆膜层,侵犯邻近器官如胰腺、横结肠、肝脏等。肿瘤浸润深度与预后密切相关,黏膜下层浸润者5年生存率可达80%,而穿透浆膜层者降至20%。内镜超声检查可准确评估浸润深度。
胃癌淋巴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规律,最早转移至胃周淋巴结,继而累及腹腔动脉旁、肝总动脉旁等二级淋巴结,晚期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。淋巴结转移数量是重要预后指标,国际抗癌联盟分期中N3期指转移超过7枚区域淋巴结。
癌细胞侵入血管后可经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,或通过体循环转移至肺、脑、骨骼等器官。肝转移最常见,约占血行转移的50%,表现为多发低密度灶;骨转移多累及脊柱和骨盆,可引发病理性骨折。
胃癌穿透浆膜后,癌细胞可脱落种植于腹膜、卵巢等部位。腹膜种植可形成癌性腹水,卵巢转移称为库肯勃瘤。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控制腹膜转移灶,但需联合全身化疗。
胃癌可沿神经束膜间隙扩散,多见于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。神经侵犯易导致顽固性疼痛,且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。术中神经周围清扫可降低局部复发率。
胃癌患者应保持高蛋白、易消化饮食,如鱼肉糜、蒸蛋羹等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黏膜损伤。适度进行太极拳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,但晚期骨转移患者需防跌倒骨折。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对早期发现转移灶至关重要,出现持续性腹痛、黄疸或骨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。心理疏导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,家属应学习疼痛评估和营养支持等居家护理技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