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
跟骨骨折取钢板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、慢性疼痛、创伤性关节炎、神经损伤、切口感染等后遗症。这些后遗症通常与手术操作、术后康复、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。
钢板取出术后关节活动度下降较为常见,主要因长期固定导致关节囊挛缩及周围软组织粘连。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关节被动牵拉训练,配合热敷或超声波治疗促进软组织弹性恢复。严重僵硬需考虑关节镜下松解术。
约30%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足跟疼痛,可能与跟骨畸形愈合、距下关节损伤或内固定物刺激有关。轻度疼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缓解,顽固性疼痛需排查跟骨内部结构异常,必要时行跟骨成形术。
骨折时关节面受损者易继发距下关节或跟骰关节退变,表现为负重时剧痛和关节肿胀。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延缓进展,终末期需行关节融合术。术后3年内应避免跳跃等冲击性运动。
腓肠神经或胫神经分支在二次手术中易受牵拉,导致足外侧麻木或灼痛。多数病例在6个月内自行恢复,营养神经药物可辅助治疗。持续性症状需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损伤程度。
既往手术瘢痕区域血供较差,增加细菌定植风险。浅表感染通过换药和抗生素可控制,深部感染需彻底清创并延期缝合。糖尿病患者术前应严格调控血糖,术后保持伤口干燥至少2周。
术后3个月内建议穿戴足弓支撑鞋垫分散压力,每日进行踝泵运动及小腿三头肌拉伸。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,每周2-3次游泳或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循环。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可减轻晨起肿胀,定期复查跟骨CT评估愈合情况。出现持续夜间痛或行走障碍需及时就医排除应力性骨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