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
肠胃炎通常无需手术治疗,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缓解。需要手术的肠胃炎主要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、肠梗阻合并肠坏死、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。
肠胃炎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、诺氟沙星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。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保护黏膜;诺氟沙星针对细菌性感染;益生菌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。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调整剂量。
发病期应选择低脂低渣饮食,如米汤、藕粉、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。避免辛辣刺激、生冷及高纤维食物。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,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。
腹泻呕吐严重时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,每公斤体重补充50-100毫升液体。出现皮肤弹性下降、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,应及时静脉补液治疗。
持续高热超过39℃、剧烈腹痛定位明确、便血或呕血、意识改变等症状,提示可能出现肠穿孔、中毒性巨结肠等需手术干预的并发症,需立即就医。
当出现肠管缺血坏死、消化道穿孔、腹腔脓肿等严重情况时需急诊手术。手术方式包括肠切除吻合术、穿孔修补术、造瘘术等,具体根据病变范围和患者状况决定。
肠胃炎康复期需注意腹部保暖,每日饮用2000毫升以上温水,可适量食用山药、南瓜等健脾食材。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日常活动量,建议进行散步、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。建立规律作息时间,保证7-8小时睡眠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。症状完全消失两周内仍应保持清淡饮食,逐步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