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下压比较高吃了药降不下来

郝盼盼 主任医师

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心血管内科

高血压下压较高且药物控制不佳可能由药物选择不当、钠盐摄入过多、血管弹性下降、继发性高血压、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。可通过调整降压方案、限制钠盐、改善血管功能、排查继发病因、优化生活方式等方式干预。

1、药物选择不当:

降压药物需针对舒张压升高特点选择。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对血管扩张效果较好,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。若单药效果不佳,需考虑联合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。用药方案应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定期评估调整。

2、钠盐摄入过多:

每日食盐量超过6克会导致水钠潴留,增加外周血管阻力。加工食品、腌制食品中含隐蔽钠盐,建议选择新鲜食材,烹饪时用定量盐勺控制。可尝试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,同时增加钾摄入帮助钠排泄。

3、血管弹性下降:

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,血管舒张功能受损。这种情况可能与年龄增长、缺乏运动、血糖异常等因素有关,通常伴随晨起头晕、四肢发凉等症状。改善需结合有氧运动和血管营养补充,如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。

4、继发性高血压:

肾动脉狭窄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可能导致顽固性舒张压升高。这类情况常伴有低血钾、夜尿增多等表现,需通过肾动脉超声、激素检测等排查。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,如介入手术解除肾动脉狭窄。

5、不良生活习惯:

长期熬夜、吸烟、过量饮酒会干扰自主神经调节,导致血压昼夜节律异常。建议保持23点前入睡,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,吸烟者逐步减量。可尝试冥想、深呼吸等减压训练改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。

高血压患者需建立动态血压监测记录,包括晨起、睡前及服药前后数据。饮食建议采用得舒饮食模式,每日摄入300-500克绿叶蔬菜,适量食用深海鱼类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。运动选择快走、游泳等有氧活动,每周累计150分钟,避免剧烈无氧运动。体重超标者建议半年内减重5%-10%,腰围控制在男性90厘米、女性85厘米以内。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刺激诱发血管痉挛,夏季需预防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