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
老年人血压超过140/9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。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,老年人血压异常可能与动脉硬化、盐摄入过量、肥胖、慢性肾病、内分泌疾病等因素有关。
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是血压升高的常见原因。动脉壁胶原纤维增生导致血管顺应性降低,心脏需更大压力泵血,表现为收缩压升高为主。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动态血压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。
高钠饮食会使血容量增加,加重心脏负荷。老年人味觉退化易过量摄入腌制食品,每日食盐量超过6克即可引起水钠潴留。建议改用低钠盐,增加芹菜、香蕉等富钾食物摄入,配合利尿剂使用效果更佳。
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损伤血管内皮,体重指数超过28的老年人更易出现代谢性高血压。减轻体重5%-10%可使血压下降5-20毫米汞柱,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。
肾功能减退会导致水钠排泄障碍和肾素分泌异常,这类高血压多伴随夜尿增多和血肌酐升高。需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.6-0.8克,必要时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肾功能。
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,常伴有低血钾和周期性麻痹。确诊需进行肾上腺CT检查,治疗需针对病因使用螺内酯等醛固酮拮抗剂。
老年高血压患者除规范用药外,应保持每日食盐量低于5克,适量食用深海鱼、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。建议选择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舒缓运动,每周锻炼3-5次,每次30-45分钟。监测血压需固定时间测量,避免情绪激动和憋尿等干扰因素,记录晨起和睡前血压值供医生参考。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,夏季补足水分避免血液浓缩。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,早期发现靶器官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