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
肾性高血压首选降压药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、钙通道阻滞剂、利尿剂、β受体阻滞剂。
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,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,降低外周血管阻力。这类药物可减轻蛋白尿,延缓肾功能恶化。常见药物包括卡托普利、依那普利、雷米普利。使用期间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,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。
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,扩张外周血管。该类药物对肾脏保护作用明确,尤其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。常用药物有氯沙坦、缬沙坦、厄贝沙坦。不良反应较少,但妊娠期禁用。
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,松弛血管平滑肌,降低外周阻力。对肾血流影响较小,适用于老年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者。常用药物为氨氯地平、非洛地平、硝苯地平。可能引起下肢水肿、牙龈增生等副作用。
利尿剂通过促进钠水排泄,减少血容量发挥降压作用。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轻度肾功能不全,严重肾功能损害需选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。长期使用需注意电解质紊乱,尤其警惕低钾血症。
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,降低心输出量和肾素释放。适用于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患者。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、比索洛尔。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,糖尿病患者需谨慎使用。
肾性高血压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,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。建议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,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.6-0.8克。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、游泳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。戒烟限酒,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定期监测血压及肾功能指标,每3-6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。合并水肿患者需记录每日出入量,注意观察下肢水肿程度变化。冬季注意保暖,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压波动。保持情绪稳定,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