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性脑炎出院后注意

周冬 副主任医师

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小儿内科

病毒性脑炎出院后需注意预防复发、康复护理和定期复查,主要有控制基础疾病、监测症状变化、合理用药、营养支持和心理调节。

1、控制基础疾病:

病毒性脑炎患者常伴随免疫系统功能下降,需积极控制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。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指标,避免因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导致免疫力进一步降低。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,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饮食管理并结合适当运动。

2、监测症状变化:

出院后需密切观察头痛、发热、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是否复发。每日测量体温,记录头痛发作频率和程度。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8.5℃、剧烈头痛或行为异常,应立即就医。特别注意婴幼儿患者可能出现喂养困难、异常哭闹等非典型表现。

3、合理用药:

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,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。常见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、更昔洛韦等,神经营养药物有甲钴胺、胞磷胆碱等。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,观察是否出现皮疹、恶心等药物不良反应。

4、营养支持:

康复期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,每日蛋白质需求量为每公斤体重1.2-1.5克。多食用鱼类、蛋类、豆制品等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来源。适当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全谷物、深色蔬菜,有助于神经修复。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需调整食物质地,必要时采用鼻饲喂养。

5、心理调节:

病毒性脑炎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、情绪波动等后遗症。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,避免施加过大压力。患者可通过认知训练、社交活动逐步恢复社会功能。出现持续焦虑抑郁时,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干预。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,保证每天7-8小时睡眠。

病毒性脑炎康复期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,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、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。饮食上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果,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。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。按医嘱定期复查脑电图、头颅MRI等检查,通常出院后1个月、3个月、6个月各复查一次。康复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