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
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应低于7.8毫摩尔每升,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通常为≤10.0毫摩尔每升。血糖值异常可能由饮食结构失衡、药物使用不当、胰岛素抵抗、胰腺功能减退、应激状态等因素引起。
高升糖指数食物如精制米面、含糖饮料会快速升高血糖。建议选择全谷物、绿叶蔬菜等低升糖食物,每餐碳水化合物控制在50-60克,搭配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。长期高碳水饮食可能导致β细胞功能衰竭。
漏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会导致血糖失控。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、格列美脲等口服降糖药,以及速效、长效胰岛素制剂。需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医嘱调整用药方案,避免自行增减药量。
肥胖人群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,表现为餐后血糖居高不下。减轻体重5%-10%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减脂增肌。
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逐渐衰退,表现为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或不足。可通过C肽检测评估胰岛功能,必要时启动胰岛素替代治疗,使用预混胰岛素或餐时+基础胰岛素方案。
感染、创伤等应激情况下,肾上腺素、皮质醇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。手术期间血糖可能升高2-3毫摩尔每升,需加强监测并临时调整降糖方案,应激解除后重新评估血糖控制目标。
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的三餐习惯,每餐间隔4-6小时,避免暴饮暴食。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,限制油炸食品。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、游泳,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。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,每年至少筛查一次眼底病变和尿微量白蛋白。出现持续高血糖伴口渴、多尿、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