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丽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
肠息肉术后可以适度行走,具体活动量需根据手术方式、息肉大小及个人恢复情况调整。术后活动需注意手术创面恢复、疼痛程度、出血风险、体力耐受及医生建议等因素。
内镜下切除的小息肉创面较小,术后24小时即可缓慢行走;较大息肉或黏膜切除范围较广者需延迟至48-72小时,避免过早活动导致创面出血。电凝术后的焦痂脱落期需减少行走频率。
腹腔镜手术患者因二氧化碳气腹残留可能肩部放射痛,建议术后6小时床上翻身,次日再逐步下床行走。开腹手术需待引流管拔除后,从床边站立过渡到短距离行走。
服用抗凝药物或凝血功能异常者,术后需卧床24-48小时监测便血情况。出现血便或头晕时应立即停止活动,创面血管夹闭不彻底者需延长制动时间。
全麻术后初期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,建议首次行走需家属陪同。高龄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应采用间歇性活动,每次不超过5分钟,每日3-4次为宜。
复杂息肉切除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,医生会根据术中情况制定个性化活动方案。合并肠穿孔修补术患者需严格卧床3-5天,经影像学确认愈合后再恢复活动。
术后饮食应从清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,避免牛奶、豆类等产气食物。2周内禁止跑步、提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,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促进肠蠕动。每日补充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C,伤口愈合期建议食用鲈鱼汤、蒸蛋等易消化高蛋白食物。术后1个月复查肠镜前避免长途旅行或剧烈运动,出现持续腹痛、发热或便血增多需及时返院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