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好

陈勇 副主任医师

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  消化内科

非萎缩性胃炎可通过铝碳酸镁、瑞巴派特、替普瑞酮等药物治疗,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、胆汁反流、自身免疫因素、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。

1、铝碳酸镁:

铝碳酸镁为胃黏膜保护剂,能中和胃酸并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,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、烧心等症状。该药物含铝成分,长期使用需警惕便秘或血铝浓度升高,肾功能不全者慎用。

2、瑞巴派特:

瑞巴派特通过增加胃黏液分泌和前列腺素合成来修复胃黏膜,对酒精或药物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效果显著。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渴、便秘等不良反应,妊娠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
3、替普瑞酮:

替普瑞酮属于萜烯类化合物,能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和修复,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或胃黏膜血流障碍者。该药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,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转氨酶指标。

4、幽门螺杆菌感染:

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萎缩性胃炎主要病因,可能导致腹胀、嗳气等症状。根除治疗需采用四联疗法,包含质子泵抑制剂、铋剂及两种抗生素,疗程通常为10-14天。

5、胆汁反流:

胆汁反流会破坏胃黏膜屏障,常表现为口苦、胃部灼痛。治疗需联合促胃肠动力药和胆汁吸附剂,睡眠时抬高床头可减少反流发生。

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日常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粥、蒸蛋羹,避免辛辣刺激及腌制食品。规律进食细嚼慢咽,每餐七分饱为宜。适度进行太极拳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,保持情绪稳定对症状改善尤为重要。若出现持续上腹痛、体重下降或黑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恶性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