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息肉需不需要切除

王晏美 主任医师

王晏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  肛肠科

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主要取决于息肉性质、大小及病理类型,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观察、内镜下切除、手术切除等。

1、息肉性质:

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,通常建议切除;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多为良性,可定期随访。病理活检是判断性质的金标准,肠镜检查中发现息肉需常规取组织送检。

2、息肉大小:

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癌变概率低于1%,可暂不处理;超过10毫米的息肉癌变风险显著增加,建议尽早切除。广基息肉比带蒂息肉更易恶变,需更积极干预。

3、病理类型:

绒毛状腺瘤癌变率达30-50%,管状腺瘤约5%,锯齿状腺瘤介于两者之间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,必须完整切除并扩大切缘。

4、数量位置:

单发息肉处理相对简单,多发息肉超过3个需评估是否为息肉病综合征。直肠息肉易出血需优先处理,右半结肠息肉隐匿性强但恶性度高。

5、患者因素:

有肠癌家族史者应放宽切除指征;高龄患者需权衡手术风险。合并凝血障碍或严重基础疾病者,可选择保守监测。

发现肠息肉后应限制红肉摄入,增加膳食纤维补充,每日补充300克以上深色蔬菜。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。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肠镜复查,前2年每年1次,无复发可延长至3-5年1次。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,同时注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