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静脉瘘做了介入更严重

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

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  心外科

动静脉瘘介入治疗后症状加重可能与手术并发症、血管痉挛、血栓形成、感染或瘘口未完全闭合等因素有关。需通过影像学复查、抗凝治疗、抗感染处理或二次手术等方式干预。

1、手术并发症:

介入操作可能损伤邻近血管或神经,导致局部血肿压迫或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。术后需立即进行超声或血管造影评估,若发现造影剂外渗或假性动脉瘤形成,需采用弹簧圈栓塞或覆膜支架置入修补。

2、血管痉挛:

导管刺激或药物反应可引发靶血管持续性收缩,表现为肢体苍白、疼痛加剧。可通过静脉注射罂粟碱或硝酸甘油缓解,同时监测远端动脉搏动及皮温变化。

3、血栓形成:

器械置入后易诱发血小板聚集,新发血栓可能堵塞瘘口远端静脉。典型症状为突发肿胀和皮肤发绀,需紧急使用低分子肝素或阿加曲班进行抗凝治疗,必要时行导管取栓术。

4、继发感染:

穿刺部位细菌侵入可引起蜂窝织炎甚至脓毒血症,表现为发热、切口渗液。需采集分泌物培养后经验性使用头孢曲松或万古霉素,合并脓肿时需切开引流。

5、瘘口残留:

栓塞材料移位或覆盖不全会导致异常分流持续存在,心脏负荷进一步加重。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认后,可考虑追加栓塞剂或改用外科瘘管结扎术。

术后需严格卧床24小时避免穿刺点出血,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。每日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及感觉功能,两周内禁止提重物或剧烈运动。饮食宜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,补充维生素K拮抗剂期间需限制深绿色蔬菜摄入。出现持续疼痛、发热或肢体麻木需立即返院复查,长期随访应每3个月进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