剖腹产伤口长好了但是里面疼

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

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  妇科

剖腹产伤口表面愈合后内部疼痛可能由瘢痕组织增生、神经损伤、盆腔粘连、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慢性炎症引起,可通过热敷理疗、药物治疗、中医调理、康复训练及手术松解等方式缓解。

1、瘢痕组织增生:

剖腹产术后切口深层组织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异常增生的瘢痕,牵拉周围神经末梢导致隐痛。超声检查可明确瘢痕厚度,采用硅酮凝胶外用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增生,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胶原重塑。

2、神经损伤修复:

手术分离腹直肌时可能损伤髂腹下神经分支,表现为切口周围针刺样疼痛伴感觉异常。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联合经皮电神经刺激可促进修复,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需考虑神经阻滞治疗。

3、盆腔粘连形成:

手术创伤可能导致子宫与膀胱、肠管等器官发生纤维粘连,下腹部坠痛在体位改变时加重。腹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,轻中度粘连可通过盆底磁刺激联合透明质酸钠凝胶灌注治疗。

4、子宫内膜异位:

剖宫产术中子宫内膜细胞可能种植于腹壁切口形成异位病灶,表现为周期性疼痛伴硬结。确诊需病理活检,口服地诺孕素或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抑制病灶进展。

5、慢性炎症反应:

缝线残留或隐性感染可能导致深层组织持续炎症,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伴局部发热感。红外热成像可辅助诊断,严重者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,轻度者采用超短波物理治疗联合口服塞来昔布。

建议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配合骨盆摇摆运动,避免提重物及剧烈咳嗽增加腹压。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鲫鱼汤、鸽子肉促进组织修复,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。疼痛持续6周以上或伴随发热、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复查超声,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轻切口张力,使用哺乳枕支撑腹部减少牵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