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
急性肠炎可选用诺氟沙星、左氧氟沙星、蒙脱石散等药物控制感染,具体用药需结合病原体类型及医生指导。急性肠炎的药物治疗主要涉及抗生素、肠道黏膜保护剂、益生菌三类。
细菌性肠炎常用诺氟沙星、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,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发挥作用。需注意病毒性肠炎禁用抗生素,滥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。用药前应通过粪便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。
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病原体及毒素,修复受损黏膜屏障。该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,安全性较高,适用于儿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。与抗生素联用时需间隔2小时服用。
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制剂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,缓解抗生素相关性腹泻。建议在抗生素疗程结束后使用,避免活菌被抗菌药物灭活。储存时需注意避光冷藏。
口服补液盐可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,尤其适用于呕吐腹泻严重者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配方能提高水分吸收率,每排泄一次稀便补充10毫升/公斤体重液体。
洛哌丁胺等止泻药仅适用于无发热、血便的轻症患者,重症使用可能抑制病原体排出。解痉药山莨菪碱可缓解腹痛,但青光眼患者禁用。
急性肠炎恢复期需选择低渣饮食,如米汤、藕粉等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。避免摄入乳制品、高纤维及辛辣食物。每日补充1000-1500毫升温水,可少量多次饮用。症状缓解后2周内建议进行适度步行等低强度运动,促进肠道功能恢复。注意餐具消毒及手卫生,腹泻期间应隔离使用卫生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