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
80岁老人膀胱结石无法手术时可通过药物溶石、导尿缓解、体外冲击波碎石、调整饮食结构、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处理。膀胱结石通常由尿流不畅、前列腺增生、长期卧床、水分摄入不足、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。
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通过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,别嘌醇片能抑制尿酸生成,碳酸氢钠片可调节尿液酸碱度。用药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,避免电解质紊乱。合并泌尿系感染时需联用抗生素,但需注意老年患者药物代谢减慢的特点。
留置导尿管能立即解除尿潴留,需每2-4周更换导管预防感染。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,可尝试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功能。导尿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,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-2000毫升,尿液浑浊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。
直径小于2厘米的结石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,但需评估心肺功能。治疗前需停用抗凝药物,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肾绞痛。高龄患者实施时需降低能量强度,分次进行治疗,两次间隔不少于7天。
尿酸结石患者应限制动物内脏、海鲜等高嘌呤食物,每日蛋白质摄入不超过1克/公斤体重。草酸钙结石需减少菠菜、竹笋等草酸含量高的蔬菜,适当补充维生素B6。所有类型结石都应保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。
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维持在140/90毫米汞柱以下,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宜控制在7毫摩尔/升左右。长期卧床患者应每2小时翻身拍背,进行被动关节活动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代谢疾病需优先治疗原发病。
高龄膀胱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,如轮椅转移或床边站立训练,促进尿液排出。饮水可采用少量多次方式,夜间限制饮水量以防频繁起夜跌倒。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变化,出现排尿疼痛、发热或肉眼血尿需立即就诊。家属应学习导尿管护理技巧,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量的变化,预防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