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
春季过敏性结膜炎可通过避免过敏原、药物治疗、免疫治疗、冷敷缓解、环境控制等方式治疗。春季过敏性结膜炎通常由花粉过敏、尘螨刺激、空气污染、遗传因素、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。
明确并远离过敏原是防治的根本措施。常见过敏原包括春季花粉、尘螨、动物皮屑等。外出时佩戴护目镜或口罩,减少户外活动时间,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过敏原浓度。过敏原检测可帮助识别具体致敏物质。
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、奥洛他定可快速缓解眼痒红肿;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适合长期预防;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。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自行增减药量。
针对明确单一过敏原的患者,可考虑脱敏治疗。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,提高机体耐受性。疗程通常持续3-5年,有效率约70-80%,可能实现长期缓解。
急性发作时用4℃冷藏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敷眼,每次10-15分钟。低温可收缩血管减轻充血,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。配合人工泪液冲洗能稀释过敏原,缓解异物感。避免揉眼防止症状加重。
保持室内湿度40-50%抑制尘螨繁殖,每周用60℃热水清洗床品。花粉季节关闭门窗,外出归来及时沐浴更衣。避免使用地毯、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,选择防螨材质的床上用品。
日常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,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。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,每周进行3-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、快走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视力下降、眼痛等表现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眼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