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
肠息肉手术后三天可逐步过渡至低渣半流质饮食,适宜食物包括米汤、蒸蛋羹、藕粉等。饮食恢复需遵循从流质→半流质→软食→普食的渐进原则,避免粗纤维、刺激性及高糖高脂食物。
术后初期以温凉流质为主,如过滤米汤、去油肉汤、稀藕粉。每日分6-8次少量摄入,每次100-200毫升。流质饮食可减少肠道蠕动负担,促进创面愈合,避免过早进食固体食物导致出血或腹胀。
适应流质后添加细腻半流质,推荐蒸蛋羹、豆腐脑、山药泥等低渣食物。可搭配过滤菜汁或果泥补充维生素,但需去除果渣。半流质阶段仍需保持食物温度接近体温,避免过冷过热刺激肠黏膜。
选择易消化优质蛋白如鱼肉糜、鸡茸、嫩豆腐。烹饪方式以清蒸、水煮为主,禁用油炸或红烧。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1-1.2克,分次补充有助于组织修复,但需观察排便情况调整用量。
绝对避免粗纤维蔬菜、坚果、全谷物等粗糙食物。忌食辛辣调料、酒精、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饮食。高糖食物如蜂蜜、蛋糕可能引发肠胀气,乳糖不耐受者需暂缓乳制品摄入。
每日饮水1500-2000毫升,分次少量饮用温水或淡盐水。可适量饮用苹果汁滤渣、胡萝卜汁等低酸度果汁。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胃部胀满,饮水与进食间隔30分钟以上。
术后饮食恢复期需持续1-2周,逐步从半流质过渡至软烂米饭、龙须面等低纤维软食。两周后可尝试添加去皮熟水果、嫩叶蔬菜,仍应保持细嚼慢咽。恢复期间出现腹痛、便血需立即禁食就医。日常可进行床边缓步行走促进肠蠕动,但避免弯腰或提重物等增加腹压动作。定期复查肠镜确认愈合情况,后续需根据病理结果调整长期饮食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