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
轻微脑出血可通过卧床休息、控制血压、降低颅内压、止血治疗、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。轻微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、脑血管畸形、血液病、外伤、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-4周,避免头部剧烈活动。保持环境安静,减少探视,床头抬高15-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。密切观察意识状态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,警惕再出血风险。
将血压维持在140/90毫米汞柱以下,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。血压波动过大会加重脑水肿或诱发再次出血,需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。
适用于出血量大于10毫升或出现颅内高压症状者。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,必要时行脑室引流术。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,防止肾功能损害。
针对凝血功能障碍患者,可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冰冻血浆。对于血小板减少者需补充血小板,使用抗纤溶药物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。
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,包括被动关节活动、坐位平衡训练等。语言障碍者需进行发音练习,认知功能障碍可采用记忆训练,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。
恢复期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,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,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。避免突然用力或剧烈运动,三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。定期复查头部CT监测血肿吸收情况,高血压患者需终身服药控制。出现头痛加剧、呕吐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