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
女性尿道结石堵塞可通过大量饮水、热敷下腹部、改变体位、药物缓解及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。尿道结石堵塞通常由结石体积过大、尿道狭窄、尿路感染、饮水不足及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。
增加每日饮水量至3000毫升以上,通过尿液冲刷作用促进小结石排出。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柠檬水,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加重脱水。排尿时适当用力可增加尿流冲击力,但需避免长时间屏气增加腹压。
用40℃左右热毛巾敷于耻骨联合上方,每次15-20分钟。热敷可放松尿道平滑肌,缓解痉挛性疼痛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注意避免烫伤皮肤,合并发热时禁用此法。
采取膝胸卧位或单腿跳跃动作,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结石移位。排尿时身体前倾30度可增大尿道弯曲度,部分嵌顿结石可能因此松动。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结石划伤黏膜。
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松弛尿道肌肉,或双氯芬酸钠栓剂镇痛消炎。合并感染时需配合头孢克肟等抗生素。禁用自行服用排石中药以免加重梗阻。
出现持续6小时无尿、剧烈腰痛伴呕吐、肉眼血尿或发热寒战时需急诊处理。医生可能采用尿道探条扩张、膀胱镜取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专业治疗。
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-3000毫升饮水量,尤其餐后2小时及夜间排尿后及时补水。减少草酸含量高的菠菜竹笋摄入,限制每日钠盐在5克以内。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锻炼,避免久坐压迫尿道。绝经期女性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相关结石复发。出现排尿灼热感或尿频症状时建议及时尿常规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