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
甲型流感具有较强传染性,容易在家庭成员间传播。传播风险主要与接触频率、防护措施、免疫力状态、环境通风、病毒载量等因素有关。
共同生活导致密切接触是家庭传播的主因。感染者咳嗽、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可直接被家人吸入,或通过共用餐具、毛巾等物品间接接触传播。减少面对面交谈、分房隔离可降低风险。
未佩戴口罩、未及时洗手会显著增加传播概率。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能阻挡80%以上含病毒飞沫,接触污染物后使用肥皂流水洗手20秒以上可有效清除病毒。
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被传染。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后病毒载量更高、排毒时间更长,建议优先接种流感疫苗。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完善也属于高危人群。
密闭空间病毒浓度易累积。每小时开窗通风3次以上,每次不少于15分钟,可使空气中病毒颗粒稀释。使用空气净化器能辅助降低气溶胶传播风险。
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。症状出现后24-48小时病毒复制活跃,此时应严格隔离。体温正常24小时后传染性大幅减弱,但仍需观察3天。
家庭防护需多维度干预:患者单独使用卫生间并每日消毒,餐具煮沸15分钟处理;其他成员每日监测体温,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增强抵抗力;居室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,衣物60℃以上高温清洗;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,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、蒸蛋等流质食物,保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促进代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