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内科
白菜放冰箱久了出现黑点可能由低温冻伤、微生物感染、氧化反应、储存不当、品种特性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切除变质部分、调整储存条件、加强通风、定期检查、选择耐储品种等方式处理。
冰箱温度低于0℃时,白菜细胞结构易受冻破坏,细胞内酚类物质渗出与多酚氧化酶反应生成黑色素。冻伤初期表现为透明水渍斑,后期转为褐色或黑色斑点。轻微冻伤可切除变色部分食用,严重冻伤需整棵丢弃。建议将冰箱冷藏室温度调至4℃左右,避免紧贴冰箱后壁存放。
假单胞菌、链格孢菌等腐生菌在潮湿环境中繁殖,会导致白菜叶面出现边缘模糊的黑斑,常伴有黏液或异味。感染可能与储存前清洗未晾干、塑料袋密封过紧有关。发现霉变需立即丢弃整棵,相邻白菜要用50℃温水擦拭表面。储存时建议用透气的食品级牛皮纸包裹。
白菜切口或机械损伤处接触空气后,酚类物质在酶促作用下发生褐变,形成密集小黑点。这种现象不影响内部叶片食用,但需切除外层变质叶片。用柠檬汁或白醋浸泡切口可延缓氧化,储存时建议保留白菜最外层保护叶。
堆叠存放导致局部受压、塑料袋内冷凝水积聚、与乙烯释放类水果混放等都会加速黑点产生。正确方法应竖立放置于蔬果盒,保留3-5厘米茎部延缓腐败,每周翻动检查。已发芽或抽薹的白菜会因养分转移更易出现黑斑。
部分紫白菜、乌塌菜等品种本身含有花青素,低温储存后可能出现自然色素沉淀形成的紫黑色斑点,属于正常现象。选购时可优先选择结球紧实的秋冬季白菜,其粗纤维含量高更耐储存。有机种植的白菜因未使用防腐剂需在7天内食用完毕。
日常储存白菜建议保留完整外叶,用厨房纸包裹吸水后放入透气保鲜盒,每周检查更换垫纸。发现黑点及时处理,若黑斑面积超过叶片1/3或伴有腐臭气味需整棵丢弃。烹饪前可用淡盐水浸泡15分钟去除表面微生物,急火快炒能更好保留营养。冬季可选择地窖储存,保持0-4℃恒温与85%-90%湿度能延长保鲜期至1个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