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
给宝宝喂药可通过调整姿势、分散注意力、选择合适剂型、混入食物、使用喂药工具等方法实现。主要困难包括宝宝抗拒、药物口感差、吞咽能力弱等因素。
将宝宝头部抬高30度角,避免平躺导致呛咳。大月龄婴儿可采用坐姿,环抱固定其手臂防止挣扎。喂药后保持竖抱姿势5分钟,促进药物顺利进入胃部。新生儿建议使用斜抱法,借助重力辅助吞咽。
在喂药前播放儿歌或展示玩具转移注意力。2岁以上幼儿可通过讲故事、看动画片缓解紧张情绪。选择宝宝情绪稳定的时段喂药,避免在哭闹时强行灌服。喂药过程中保持语气轻柔,避免制造紧张氛围。
优先选用果味口服液、颗粒冲剂等适口性好的剂型。片剂可碾碎后与少量果汁混合,胶囊药物需咨询医生是否可拆开服用。注意缓释片、肠溶片等特殊剂型不可破坏结构。苦味药物可提前冷藏降低味觉敏感度。
将药物混合在5毫升以内的果泥、酸奶或米糊中喂食。避免使用奶瓶以免影响后续进食,禁用温度超过40℃的液体溶解药物。需确认药物与食物无相互作用,如铁剂不宜与奶制品同服。
使用硅胶喂药器沿颊部缓慢推注,避免直接喷向喉部。滴管式喂药器适合小剂量液体药,针筒式喂药器需去除针头使用。选择前端圆钝的喂药勺,喂药后立即给予清水漱口。
建立固定的喂药时间表有助于形成规律。喂药后及时给予拥抱等正向激励,2岁以上幼儿可通过贴纸奖励强化配合行为。注意观察有无呕吐、皮疹等不良反应,呛咳严重需立即停止喂药。所有喂药操作需严格遵医嘱,不可擅自调整剂量或频次。保存药物时应远离儿童视线,避免模仿行为导致误服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