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
儿童体温37.5摄氏度属于低热范畴。体温升高可能由环境因素、活动后体温升高、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疫苗接种反应等原因引起。
穿着过多或室温过高可能导致儿童体温暂时性升高至37.5度左右。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,适当减少衣物或调节室温后,体温可在30分钟内恢复正常。监测体温变化时,建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静坐15分钟后再测量。
剧烈运动、哭闹或进食后立即测量体温可能出现暂时性升高。这种生理性体温波动通常在休息30-60分钟后自行回落,测量时应选择安静状态下腋温或耳温,避免在活动后立即测量。
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等感染早期常表现为低热。可能伴随流涕、咳嗽等症状,体温多在37.3-38度之间波动。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,通常3-5天可自行缓解,期间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。
中耳炎、尿路感染等细菌感染初期可能仅表现为低热。可能伴有局部疼痛、排尿异常等伴随症状,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。细菌感染需要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。
接种灭活疫苗后24-48小时内可能出现一过性低热。这是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正常现象,通常不超过38度且持续时间短于48小时,可通过物理降温处理。
对于持续超过24小时的低热,或伴随精神萎靡、拒食、皮疹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。日常护理中保持室内温度22-24摄氏度,穿着纯棉透气衣物,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50-80毫升计算。监测体温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,每天固定时间测量2-3次并记录变化趋势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可适当增加新鲜果蔬摄入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,发热期间避免剧烈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