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
飞蚊症可通过玻璃体激光消融术、玻璃体切除术、改善用眼习惯、控制基础疾病、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治疗。飞蚊症通常由玻璃体液化、玻璃体后脱离、视网膜病变、高度近视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。
针对严重影响视力的顽固性飞蚊症,激光可将玻璃体内混浊物气化分解。该治疗需在专业眼科机构进行,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,可能出现短暂光敏感等反应。
适用于伴随视网膜裂孔或出血的严重病例,通过微创手术置换病变玻璃体。手术存在感染、白内障加速等风险,需严格评估适应证。
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,每40分钟远眺5分钟。避免在暗环境下使用电子屏幕,保持环境光照均匀。适度热敷可促进眼周血液循环。
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%以下,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低于140/90mmHg。定期监测眼底变化,及时处理视网膜血管异常。
建议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,突发闪光感、视野缺损需立即就诊。OCT检查可早期发现视网膜层间积液,眼底照相能追踪玻璃体混浊变化。
日常可增加蓝莓、菠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摄入,佩戴防蓝光眼镜减轻视疲劳。避免跳水、拳击等可能引起眼外伤的运动,强光环境下建议佩戴偏光太阳镜。保持每天7小时以上睡眠,睡前避免长时间刷手机。若飞蚊数量突然增加或伴有闪光感,提示可能存在视网膜脱离风险,需24小时内急诊处理。中老年患者建议每半年测量眼压,排查青光眼等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