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
感冒后出现呼吸困难可能由鼻塞加重、气道炎症反应、继发支气管痉挛、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或原有心肺疾病加重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鼻腔冲洗、抗组胺药物、支气管扩张剂、抗感染治疗及氧疗等方式缓解。
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会导致鼻腔通气障碍,严重时可能引发代偿性张口呼吸。这种情况可通过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改善,使用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需控制在3天内。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能减轻鼻咽部充血。
病毒感染会刺激气道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,导致喉头水肿和气道狭窄。表现为吸气性喘鸣音和胸骨上窝凹陷,儿童更易发生。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缓解症状,严重时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。
约20%感冒患者会诱发反应性气道疾病,出现呼气相延长和哮鸣音。这与病毒损伤气道上皮、暴露胆碱能受体有关。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可快速缓解,配合异丙托溴铵能增强效果。
当出现持续发热、脓痰和肺部湿啰音时,提示可能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。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是常见病原体,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。
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哮喘或心力衰竭患者在感冒后易出现急性加重。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,需立即调整原有治疗方案。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2%时应及时就医。
感冒期间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,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。饮食选择百合银耳羹、白萝卜蜂蜜水等润肺食材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通气效率,用鼻子缓慢吸气4秒,屏息2秒后缩唇呼气6秒。环境湿度维持在50%-60%,定期开窗通风。若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24次/分或出现口唇紫绀,需急诊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