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
吸气时咳嗽可能由呼吸道感染、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胃食管反流或慢性支气管炎引起,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。
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咽喉、气管黏膜充血肿胀,吸气时气流刺激引发咳嗽。常见于感冒、流感或急性支气管炎初期,多伴随发热、咽痛。治疗以抗感染和对症药物为主,如连花清瘟胶囊、盐酸氨溴索口服液。
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典型表现,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。患者常有鼻痒、阵发性喷嚏,接触粉尘或花粉后症状加重。需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,配合鼻腔冲洗。
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支气管痉挛,冷空气吸入诱发咳嗽伴喘鸣音。夜间及晨起症状明显,沙丁胺醇气雾剂可快速缓解,长期控制需布地奈德吸入剂。
胃酸刺激咽喉部迷走神经引发反射性咳嗽,平卧时加重。常伴反酸、烧心,奥美拉唑等抑酸药联合多潘立酮可改善症状,需避免睡前进食。
长期吸烟或空气污染导致气道慢性炎症,黏膜纤毛功能受损。晨起咳嗽明显,痰液黏稠时吸气易触发咳嗽,需戒烟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化痰。
建议保持室内湿度40%-60%,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体。每日饮用1.5-2升温水稀释痰液,蜂蜜枇杷膏可缓解咽部不适。长期咳嗽超过2周或出现咯血、呼吸困难时,需完善胸片、肺功能等检查排除肺部占位性病变。过敏体质者应定期清洗床品,使用防螨寝具。胃食管反流患者睡前3小时禁食,睡眠时抬高床头15-20厘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