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
甲状腺结节钙化指甲状腺结节内出现钙盐沉积,可能由结节退行性改变、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引起。钙化类型主要有微钙化、粗大钙化、周边钙化、孤立钙化和混合钙化。
超声检查显示为直径小于2毫米的点状强回声,后方无声影。微钙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性较高,可能因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导致营养不良性钙化。发现微钙化需结合结节形态、血流信号等特征综合评估,必要时行细针穿刺活检。
钙化灶直径超过2毫米,呈斑片状或弧形,后方伴声影。常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纤维化区域或滤泡性腺瘤,多为组织坏死后的营养不良性钙化。粗大钙化结节恶性概率低于10%,但需警惕合并微钙化的情况。
钙化沿结节边缘呈环状分布,可能为结节包膜钙化或血管壁钙化。良性病变如甲状腺腺瘤可见完整蛋壳样钙化,若钙化环中断伴内部实性成分突出,需警惕滤泡癌可能。
结节内单独存在的钙化灶,无特定分布规律。孤立性粗钙化多见于长期存在的良性结节,但若伴随结节纵横比大于1、低回声等超声特征,仍需进一步检查排除恶性可能。
同一结节内同时存在微钙化和粗钙化,常见于甲状腺髓样癌或分化型甲状腺癌晚期。混合钙化的恶性风险介于微钙化和粗钙化之间,需结合血清降钙素检测及穿刺病理明确诊断。
发现甲状腺结节钙化后应定期复查超声,观察钙化形态变化及结节生长速度。日常饮食保持适量碘摄入,避免高碘或低碘饮食。减少颈部放射性暴露,控制情绪波动以防甲状腺功能紊乱。若结节短期内增大、出现声音嘶哑或颈部淋巴结肿大,需立即就诊评估手术指征。术后患者需遵医嘱监测甲状腺功能,按时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维持激素水平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