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的作用和功效

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

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中医科

茯苓具有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的功效,主要作用包括调节水液代谢、改善脾虚食少、缓解心神不安等。其功效发挥与多糖成分、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密切相关。

1、利水消肿:

茯苓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功能调节体内水液平衡,对下肢浮肿、眼睑水肿等轻中度水湿停滞症状有改善作用。其利尿作用温和,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,适合长期调理。

2、健脾止泻:

含有的茯苓多糖能增强小肠吸收功能,改善脾虚引起的慢性腹泻、大便溏稀。常与白术配伍使用,对食欲减退、饭后腹胀等消化功能减弱症状具有调节作用。

3、安神助眠:

三萜类成分通过调节γ-氨基丁酸受体发挥镇静效果,适用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入睡困难、睡眠浅等症状。传统用法常与酸枣仁同用,对更年期潮热伴失眠尤为适宜。

4、免疫调节:

茯苓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,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。在肿瘤辅助治疗中可减轻放化疗导致的免疫力下降,改善患者体力状态。

5、护肝降脂:

三萜类物质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发挥保肝作用,同时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,对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双重调节价值。

日常使用建议选择切制饮片煎煮,或选用规范生产的茯苓颗粒冲剂。可与薏苡仁、山药等食材配伍制作药膳,避免与浓茶、白萝卜同食影响药效。慢性病患者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辨证,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。坚持适量运动配合茯苓使用,可增强水湿代谢效果,推荐八段锦、太极拳等温和锻炼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