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秋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
膀胱结石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自然排尿排出,实际排出难度与结石大小、形状、患者尿路通畅度、饮水量及膀胱收缩功能等因素相关。
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通常容易随尿液排出。较大的结石可能卡在尿道或膀胱颈,需医疗干预。结石体积增大会显著增加排出阻力,超过8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率不足20%。
表面光滑的圆形结石移动性较好,易通过尿道。不规则形状的草酸钙结石或鹿角形结石容易嵌顿,尖锐边缘可能划伤尿路上皮,导致血尿和排尿疼痛。
前列腺增生、尿道狭窄等疾病会阻碍结石排出。男性尿道较长且存在生理弯曲,相比女性更易发生结石滞留。既往有尿路手术史者可能因瘢痕组织影响结石移动。
每日饮水2000-3000毫升可增加尿流冲刷作用。尿液稀释能减少晶体沉积,避免结石增大。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饮水量,防止水负荷过重。
神经源性膀胱或膀胱收缩无力患者结石排出困难。正常膀胱排尿时逼尿肌收缩产生40-60厘米水柱压力,足以推动小型结石。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更易形成结石。
建议结石患者保持规律运动如跳绳、爬楼梯,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结石移动。饮食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,草酸钙结石限制菠菜、坚果摄入,尿酸结石减少动物内脏和海鲜。出现持续排尿困难、发热或肉眼血尿时应立即就医,避免继发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。超声检查可动态监测结石位置变化,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膀胱镜取石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