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怎么引起的

陈勇 副主任医师

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  消化内科

幽门螺旋杆菌阳性通常由共用餐具、生食污染、免疫力低下、胃黏膜损伤、家族传播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四联疗法、益生菌调节、饮食调整等方式干预。

1、共用餐具:

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-口传播,共用餐具或水杯时,唾液中的细菌可能直接进入他人消化道。家庭聚集性感染常见于共用筷子、互相夹菜等习惯。建议实行分餐制,餐具定期煮沸消毒。

2、生食污染:

食用未彻底清洗的蔬菜水果或未煮熟的肉类可能携带细菌。生鱼片、凉拌菜等食物在加工过程中易受污染,细菌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。处理食材需区分生熟案板,瓜果建议去皮后食用。

3、免疫力低下:

长期熬夜、压力过大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时,胃部抗菌能力下降。胃酸分泌减少会降低杀菌效果,细菌更容易在胃窦部定植。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。

4、胃黏膜损伤:

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酗酒会破坏胃黏膜屏障。受损的胃上皮细胞会分泌尿素酶,为幽门螺旋杆菌提供生存环境。可能伴随上腹隐痛、餐后饱胀等症状,需避免空腹饮酒和滥用止痛药。

5、家族传播:

感染者通过亲吻、咀嚼喂食等方式传染给婴幼儿。细菌可在牙菌斑中存活,家长患有慢性胃炎时儿童感染率达60%以上。建议家庭成员同步检测,哺乳期母亲需注意口腔卫生。

日常饮食选择西兰花、紫甘蓝等富含萝卜硫素的蔬菜,可抑制细菌活性;酸奶、纳豆等发酵食品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黏膜炎症,进餐时细嚼慢咽减少胃部负担。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,停药4周后复查碳13呼气试验。餐具建议每周用100℃沸水煮15分钟,家庭成员间避免混用牙刷杯等个人物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