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用耳塞有什么危害

何海贤 主治医师

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耳鼻喉科

长期使用耳塞可能引发外耳道炎、听力下降、耳垢栓塞等问题,主要危害包括耳道感染、听力损伤、耳压失衡、皮肤刺激和依赖性风险。

1、耳道感染:

耳塞长期阻塞外耳道会形成潮湿密闭环境,利于细菌或真菌繁殖。临床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曲霉菌感染,表现为耳道瘙痒、红肿、渗液,严重时可引发化脓性外耳道炎。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硅胶耳塞,使用前后用酒精棉片消毒。

2、听力损伤:

隔音耳塞过度降低环境噪音时,可能造成听觉系统对声音敏感度异常。长期处于30分贝以下的静音环境,内耳毛细胞会出现适应性退化,表现为短暂性听力阈值偏移。噪声环境下使用降噪耳塞更安全。

3、耳垢栓塞:

耳塞的物理阻挡会干扰耳道自洁功能,导致耵聍积聚形成硬块。典型症状为耳闷胀感、耳鸣和传导性听力下降。每年需进行1-2次耳内镜检查,发现栓塞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后由医生清理。

4、耳压失衡:

深度插入式耳塞可能改变外耳道气压平衡,诱发耳闷、眩晕等不适。航空或潜水时使用专用压力调节耳塞,日常选择浅入式设计,避免完全封闭耳道。

5、依赖性风险:

持续依赖耳塞可能导致中枢听觉系统功能重塑,表现为环境噪音耐受度降低。建议采用渐进式戒断法,每周减少20%使用时长,配合白噪音训练重建自然听觉适应能力。

建议控制单次使用不超过4小时,选择医用级硅胶或记忆棉材质。睡眠使用时优先考虑非入耳式耳塞,定期用温水清洁耳廓。出现持续耳痛或听力异常时需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。日常可通过咀嚼动作促进耳道血液循环,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。游泳或沐浴后及时擦干外耳道,保持耳部干燥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