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怎么治疗才能彻底根除

何海贤 主治医师

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耳鼻喉科

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、鼓膜穿刺、鼓室置管术、鼻腔减充血剂使用、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彻底根除。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、咽鼓管功能障碍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过敏反应、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。

1、抗生素治疗:

急性细菌性中耳炎需足疗程使用抗生素,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、头孢克洛、阿奇霉素等。抗生素需覆盖常见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,疗程通常为7-10天。治疗期间需监测耳痛、发热症状改善情况,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细菌耐药。

2、鼓膜穿刺:

对于鼓室内积液持续3个月以上的分泌性中耳炎,可在无菌操作下穿刺引流。该操作能迅速缓解耳闷胀感,改善听力下降,同时可抽取积液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。穿刺后需保持耳道干燥,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。

3、鼓室置管术:

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可考虑鼓膜置管,通过植入通气管平衡中耳内外压力。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,置管保留6-12个月后可自行脱落。术后需定期耳科随访,防止通气管堵塞或耳漏感染。

4、鼻腔减充血剂:

伴有鼻塞症状时可短期使用羟甲唑啉喷雾剂等减充血剂,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。使用不超过7天,长期应用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。过敏性鼻炎患者需联合抗组胺药控制鼻部症状。

5、生活习惯调整:

避免用力擤鼻、吸烟及二手烟暴露,哺乳期婴儿保持45度角喂养姿势。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,流感季节接种肺炎球菌疫苗。控制胃食管反流可减少咽鼓管刺激,儿童患者需排查腺样体肥大问题。

治疗期间建议保持每日1500ml水分摄入,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修复能力。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,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促进鼻腔引流。出现耳流脓、剧烈头痛或面瘫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,慢性中耳炎患者每3-6个月应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评估疗效。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听力恢复情况,避免影响语言发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