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
多数急性胰腺炎可以治愈,慢性胰腺炎难以根除但可控制症状。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类型、病因控制、并发症管理、生活方式调整和长期随访。
急性胰腺炎通过禁食、补液和病因治疗如胆结石处理多可完全恢复。慢性胰腺炎因胰腺组织持续纤维化,治疗目标为缓解疼痛和改善消化功能,无法逆转病理改变。
酒精性胰腺炎需绝对戒酒,胆源性需胆囊切除或ERCP取石。高脂血症性需长期降脂治疗。控制病因可显著降低复发率,延缓慢性胰腺炎进展。
假性囊肿、胰管狭窄等需内镜引流或手术干预。内分泌功能不全需胰岛素治疗,外分泌功能不全需胰酶替代。系统化管理可维持生活质量。
低脂饮食每日脂肪<50g、戒烟限酒、少食多餐可减少胰腺刺激。慢性患者需长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/D/E/K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。
每3-6个月监测血糖、营养指标和影像学变化。慢性胰腺炎患者需警惕胰腺癌风险,建议年度增强CT或MRCP筛查。
胰腺炎患者日常需严格遵循低脂高蛋白饮食,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,避免油炸食品。急性发作期后逐步恢复饮食,从流质过渡到软食。慢性患者可记录饮食日记,识别诱发腹痛的食物。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、游泳有助于改善代谢,但需避免饱餐后立即运动。疼痛管理可尝试热敷或冥想等非药物方式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痛药。定期复查胰酶替代治疗效果,根据粪便性状调整剂量。出现持续消瘦、黄疸或新发糖尿病症状需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