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髓移植是怎么移植的

胡兴胜 主任医师

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  肿瘤内科

骨髓移植是通过静脉输注将健康供体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,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治疗手段,主要方式有自体移植、异基因移植、脐血移植三种。

1、自体移植:

采集患者自身缓解期的造血干细胞,经冷冻保存后,在大剂量放化疗后回输。适用于淋巴瘤、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,优势在于无排异反应,但存在肿瘤细胞污染风险。预处理阶段需使用马法兰、卡莫司汀等化疗药物清除残留病灶。

2、异基因移植:

采用HLA配型相合的供体同胞全相合/半相合、非血缘供体干细胞,需使用环孢素、甲氨蝶呤等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。适用于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,存在移植物抗肿瘤效应,但需长期免疫抑制治疗。供体选择需进行高分辨基因配型检测。

3、脐血移植:

利用新生儿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,HLA配型要求相对宽松,适用于儿童及体重较轻患者。干细胞数量有限可能导致植入延迟,需联合双份脐血或体外扩增技术。脐血库需进行病原体筛查和细胞活性检测。

4、预处理方案:

移植前需进行清髓性白消安+环磷酰胺或非清髓性氟达拉滨+低剂量放疗预处理,清除患者骨髓空间并抑制免疫。方案选择取决于疾病类型、年龄及合并症,可能引发黏膜炎、肝静脉闭塞等并发症。

5、植入监测:

通过外周血CD34+细胞计数、嵌合体分析评估干细胞植入,通常需2-4周。植入失败需考虑供体淋巴细胞输注,血小板恢复超过20×10⁹/L标志植活成功。期间需严格预防感染,维持血红蛋白>80g/L。

移植后需长期随访血常规、免疫功能及原发病监测,保持低菌饮食,避免生冷食物。建议逐步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,定期检测巨细胞病毒载量。口腔护理使用软毛牙刷,外出佩戴口罩,接种疫苗需在移植后1年根据免疫重建情况实施。心理疏导可缓解治疗焦虑,家属需配合观察排异反应早期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