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
咳嗽带血可能由支气管炎、肺结核、肺炎、肺癌或支气管扩张等原因引起,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治疗、止血措施或手术干预。
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,剧烈咳嗽可能导致支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。典型表现为少量鲜红色血丝痰,伴随咳嗽、咳痰、胸闷等症状。治疗以抗感染为主,可选用阿莫西林、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,配合止咳化痰药物如氨溴索。
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可破坏血管,表现为午后低热、盗汗、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,伴咯血或痰中带血。需进行痰涂片找抗酸杆菌、结核菌素试验等确诊,规范使用异烟肼、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,疗程通常需6-9个月。
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引起肺组织炎症渗出,严重时出现铁锈色痰。伴随高热、胸痛、呼吸困难,胸部X线可见肺实变影。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,如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。
中央型肺癌常见痰中带血,多为间断性少量血丝或血点,可能伴随刺激性干咳、消瘦、声音嘶哑。需通过胸部CT、支气管镜活检明确病理类型,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、放疗或靶向治疗。
支气管结构破坏导致血管畸形,易反复出现大量咯血。典型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、大量脓痰,高分辨率CT可确诊。急性期需卧床休息、患侧卧位,严重出血可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。
出现咳血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烟,保持环境湿度适宜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。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藕粉、米汤,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血管修复。咯血期间绝对卧床,采取患侧卧位防止血液流入健侧肺。若单次咯血量超过100毫升或出现呼吸困难、面色苍白等失血表现,需紧急就医处理。日常可进行呼吸操锻炼改善肺功能,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