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子流血怎么止血效果好

李延忠 主任医师

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  耳鼻咽喉科

鼻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、冷敷、填塞、药物止血及烧灼治疗等方式有效控制。常见原因包括鼻腔干燥、外伤、炎症、高血压及血液疾病等。

1、压迫止血:

身体前倾,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柔软部位,持续压迫10-15分钟。避免仰头防止血液倒流呛咳。多数前鼻孔出血可通过此法止住,压迫时用嘴呼吸。若出血未止可重复操作一次。

2、冷敷处理:

冰袋或冷毛巾敷于鼻梁、前额部位,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。每次冷敷10分钟,间隔5分钟再敷,避免冻伤皮肤。冷敷时需配合压迫止血,对鼻中隔前下方出血区效果显著。

3、填塞止血:

医用棉球或纱布浸渍1%麻黄素液后填塞出血侧鼻腔,通过药物收缩血管和物理压迫双重作用止血。填塞物需留置24-48小时,避免自行取出导致二次出血。严重出血需专业医生行后鼻孔填塞。

4、药物止血:

局部应用凝血酶粉、吸收性明胶海绵等促凝血材料。高血压患者需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。维生素K缺乏者可肌肉注射维生素K1。全身性出血疾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。

5、烧灼治疗:

反复出血者需耳鼻喉科行化学烧灼硝酸银或电凝术封闭出血点。严重鼻中隔偏曲者可能需手术矫正。治疗前需完善血常规、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。

鼻出血期间保持环境湿度50%-60%,避免用力擤鼻、挖鼻等动作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维生素K的深绿色蔬菜,促进血管内皮修复。出血停止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高温沐浴。频繁出血或单次出血量超过200毫升需立即就医排查肿瘤、血管畸形等器质性疾病。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,规律服用降压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