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
乳腺结节钙化指乳腺组织内出现钙盐沉积,可能由良性病变、乳腺增生、乳腺炎、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癌等因素引起,需结合影像学特征进一步评估性质。
乳腺良性钙化通常表现为粗大、散在或环形分布,常见于乳腺增生、脂肪坏死或纤维腺瘤。这类钙化多与年龄增长、组织退行性变有关,一般无需特殊治疗,定期随访观察即可。
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乳腺增生可能伴随细沙样钙化,通常表现为乳房胀痛、结节感。可通过调节情绪、穿戴合适内衣缓解症状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癖消片等中成药。
慢性乳腺炎愈后可能遗留钙化灶,多呈片状或弧形分布,常伴有局部皮肤增厚。急性期需抗感染治疗,慢性期钙化若无症状可不处理,定期复查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。
导管内乳头状瘤或导管扩张症引起的钙化多沿导管走行分布,可能伴随乳头溢液。此类情况需通过乳管镜或活检明确性质,较小病灶可微创切除,较大或多发病灶需手术干预。
乳腺癌相关钙化多表现为簇状、细小点状或分支状,常伴有肿块或结构扭曲。此类钙化需立即进行穿刺活检确诊,根据病理结果选择保乳手术、放疗或全身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。
发现乳腺钙化后应避免焦虑,建议每月自检乳房并记录变化,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,限制酒精摄入。规律进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以上。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专项检查,哺乳期女性注意正确排空乳汁,绝经后女性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雌激素补充剂。钙化灶的性质判断需依赖专业影像科医生分析,切勿自行解读报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