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
月经推迟可能由内分泌失调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精神压力、过度减肥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。
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紊乱是常见诱因,熬夜、作息不规律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。长期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干扰孕激素水平,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超过35天。基础体温监测显示双相曲线不典型者需排查黄体功能不足。
高雄激素血症导致卵泡发育障碍,超声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。患者常伴痤疮、多毛等表现,胰岛素抵抗指标异常率达70%。体重指数超过24者建议糖耐量试验,临床常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周期。
慢性应激状态促使皮质醇持续升高,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影响排卵。焦虑抑郁量表评分高者月经紊乱发生率增加3倍,心理咨询联合正念训练可改善下丘脑功能。
体脂率低于17%时瘦素水平骤降,下丘脑接收不到足够信号停止GnRH脉冲分泌。神经性厌食患者可能出现闭经,需逐步恢复至BMI18.5以上,配合营养师制定高蛋白饮食方案。
甲亢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升高降低游离雌激素,甲减则直接影响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。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者应完善甲状腺超声,左甲状腺素钠或甲巯咪唑需根据病因选用。
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,避免过度节食和剧烈运动。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,适量补充亚麻籽、南瓜子等植物雌激素食物。体重波动控制在5%范围内,持续2个月未恢复需检查激素六项和盆腔超声。焦虑情绪明显时可尝试腹式呼吸训练,必要时在妇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人工周期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