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
小腿肌肉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、冷敷处理、加压包扎、药物治疗、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。小腿肌肉拉伤通常由运动过度、热身不足、肌肉疲劳、外力撞击、旧伤未愈等原因引起。
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,避免进一步损伤肌纤维。使用拐杖或护具减轻患肢负重,严重者需石膏固定2-3周。制动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形成。
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-20分钟,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内出血。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,禁止热敷或按摩,否则可能加重组织水肿。
弹性绷带自足背向膝部螺旋缠绕,压力需均匀适度。包扎过紧可能阻碍血液循环,需定期检查足趾颜色和温度,夜间可解除绷带。
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肿胀,肌松药盐酸乙哌立松能减轻肌肉痉挛。严重血肿时可注射透明质酸酶促进吸收,禁用激素类药物。
疼痛缓解后开始被动牵拉跟腱,2周后逐步进行抗阻训练。水中步行和功率自行车有助于恢复肌力,6周后可尝试慢跑,需佩戴小腿加压护具。
恢复期每日补充20克乳清蛋白促进肌纤维修复,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、彩椒。睡眠时抬高患肢15厘米,穿弹力袜预防静脉淤血。伤后3个月内避免跳跃、急停等爆发性动作,运动前充分热身20分钟,建议采用动态拉伸激活腓肠肌和比目鱼肌。定期进行筋膜刀松解和冲击波治疗可预防瘢痕粘连,游泳和瑜伽能改善肌肉柔韧性。若6周后仍存在行走疼痛或肌肉萎缩,需复查核磁排除肌腱断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