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
海绵耳塞的正确佩戴方法主要有揉搓耳塞、提拉耳廓、旋转插入、保持固定、检查密封五个步骤。
将海绵耳塞用拇指和食指揉搓成细长条状,直径应小于耳道入口。揉搓时间控制在5-8秒,过度揉搓会降低回弹性能。医用级聚氨酯泡沫材料在充分压缩后能实现30秒内缓慢膨胀,这是保证隔音效果的关键物理特性。
用非惯用手向后上方提拉耳廓,使外耳道呈直线状态。成人耳道平均长度2.5厘米,存在15-20度自然弯曲,该动作可消除耳道生理性弯曲。操作时需避免过度牵拉造成颞下颌关节不适。
将压缩后的耳塞以30度角插入耳道,插入深度为耳塞长度的2/3。插入同时做顺时针旋转动作,利用耳塞的螺旋记忆特性帮助定位。工业噪声防护标准要求耳塞前端应超过耳道第二狭窄处,即距耳屏1.5-2厘米处。
手指保持按压状态10-15秒,待耳塞膨胀填充耳道。优质耳塞的膨胀率应达到原始体积的80%以上,与耳道壁形成均匀压力接触。测试表明保持3秒以上的固定时间可使隔音值提升5分贝以上。
完成佩戴后轻拉耳塞尾部测试牢固度,正常应无明显位移。可通过环境音衰减程度判断密封性,标准隔音耳塞可使中频噪声降低25-30分贝。若出现耳鸣样闷胀感应重新调整位置。
选择耳塞时应注意尺寸适配性,亚洲成人耳道平均直径7-9毫米,儿童专用耳塞直径需控制在5-6毫米。建议每使用8小时更换新耳塞,潮湿环境应缩短至4小时。耳道分泌物较多者可先用医用棉签清洁,佩戴后出现瘙痒或疼痛需及时停用。游泳等特殊场景应选用防水型耳塞,睡眠使用建议选择慢回弹材质。定期检查耳道皮肤状况,避免长期压迫导致外耳道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