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
一岁宝宝反复发烧可能与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、疫苗接种反应、环境温度不适等因素有关。血常规检查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,但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。
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等感染是发热常见原因。病毒性感染血常规常显示白细胞正常或偏低,淋巴细胞比例升高,通常表现为流涕、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。对症治疗以物理降温为主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。
中耳炎、尿路感染等细菌感染可导致反复发热。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,C反应蛋白增高。明确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,如阿莫西林、头孢克洛等,同时需完成规定疗程。
一岁幼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,接触新病原体后易出现发热反应。这种生理性发热通常持续时间短,体温多在38.5℃以下,精神状态良好。可通过母乳喂养、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增强免疫力。
百白破、麻腮风等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反应,多在接种后24-48小时内出现,持续1-2天自行消退。这种反应属于正常免疫应答,可通过多饮水、减少衣物等方式缓解,体温超过38.5℃可考虑使用退热药。
穿盖过多、室温过高可能导致婴幼儿体温调节失衡,出现"捂热综合征"。这种情况体温多在37.5-38℃之间,减少衣物后体温可自行下降。保持室内温度在24-26℃,穿着比成人稍薄即可预防。
对于反复发热的婴幼儿,建议保持每日200ml/kg的液体摄入,选择米汤、稀释果汁等易消化饮品。可进行温水擦浴物理降温,重点擦拭颈部、腋窝等大血管处。监测体温变化,记录发热时间、最高温度及伴随症状。若发热超过72小时、体温超过40℃、出现嗜睡或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,需立即就医。平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避免带幼儿去人群密集场所,定期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性疾病。